一个理科生能在政治上取得高分,是"天才"还是有"绝世秘籍"? 这个不可不信,我本科学的是物理专业,考研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今年我的考研成绩是:政治85分,英语70分,专业课115分,专业综合课114分,最后顺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当时报考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这专业跨的有些过分,但是我还是决意报考了,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理科生,不敢与"一个月考出政治高分"的网络大人媲美,但是通过自己跨考经验,领悟到:政治得高分最根本原因就是:勤奋,坚持和努力。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选择考研是我的决定,选择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也是我的选择,身边朋友有支持的眼光,也有嘲笑的声音:“放着物理那么好的专业不去坚持,还去报考古代文学,是脑子搭错筋了?”面对各种言语纷扰,你还能做到淡定,从容吗?所以,考研也锻炼人的一种心态,一种面对事物临危不乱的心态。下面我整理经验分享给各位研考生,目的不在于此,而是想让各位忠于自己的选择,真实地面对自己!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无论是初入考研之门,还是已踏上考研征程,考生们都会间歇性的纠结于当下的生活。考研真的有用吗?考研适合我吗?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微博)还是出国留学(微博)更有发展?纠结于这些问题,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在纠结中虚度时光。而唯有心态笃定的人取得最终的胜利。生活有多种出路,也许考研不是唯一良途,但是时间不等人,犹豫游移除了浪费宝贵的时间甚至神经错乱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效应。考研成功者在最终总结经验时都会提到这么一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信心不足是许多考研同学的通病。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好多同学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这样下去失败再所难免。“我的学校没什么名气但我要考的学校太著名”;“我平时的学习成绩不怎么突然而我要考的专业成绩要求很高”;“我英语或数学底子太薄”;“我出身平庸,那些有‘关系’的人肯定会把我‘挤’下去”……信心不足的同学们常常找出各种理由“折磨”自己。其实纵观最后的胜败,并非所有成功考研的同学都是平时成绩优异、名校出身、靠“关系”打通一切,90%的成功者都是靠着坚定,笃定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整日杯弓蛇影,只能与成功渐行渐远。
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复习计划
“好”的学习方法不在于全,宽,细,而在于真正的适合自己,不可贪多求全,此外要持之以恒,不可频繁变更学习计划。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复习计划不合理,可以进行适当灵活调整。
之前复习计划就不多说了,七月份进入暑期,是考研复习的强化阶段了,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考前两个月。数学我就开始以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为主,把复习全书看了两遍,上面的题目也都认真做了。还买了其他的习题,以巩固复习的效果。英语这段时间主要是做真题,我认认真真的把最近十五年的真题做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每做完一篇真题,我都仔细的去研究,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查出来,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长难句做到理解句子结构,能够顺利的翻译出来,然后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晨读时间把做过的真题背诵下来。暑假的时候我也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由于南大专业课四本参考书,所以复习起来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我每天下午都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我觉得专业课是关键在于理解,所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到十月份的时候,开始政治复习,考试时就是看书,然后配套着做一些习题,以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
到考前两个月的时候,我就进入强化阶段的学习了。这段时间数学就是做模拟题和真题,把以前整理的错题和典型习题拿出来再巩固一遍;英语是做模拟题,主要是为了注意时间的把握和答题技巧的掌握;专业课就是研究真题,加强记忆;政治坚持每天背诵知识点,将发的资料和整理的题目背下来,结果到最后的时候政治果然有几个大题是老师押 中的,当时特别开心。
最后:要有一个好的身体,适当锻炼
张弛有度,适当锻炼。想要取得学习的高效率,必须要为自己设计科学合理的作息。有的研考生为了赶时间,赶进度,每天复习12个小时以上,即使看不进去了也不离开书桌半步,实际上就是事倍功半的效率,这样只会让自己更着急。所谓科学合理的计划,就是要有学习、有休息,有紧张、有放松的张弛有度的作息安排。试想一根弹簧,如果一直使劲地拉着,毫不放松,也会变形失去弹性,道理是一样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运动不仅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还是很好的发泄负性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
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会很苦闷,很孤独,甚至很烦躁,而且找不到人来倾诉,或者说即使有对象来倾诉,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些负面心理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漫漫长路之上,你一定要懂得如何排遣这些负面心理,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状态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记住,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善于调整,将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再加上勤奋努力的学习,考研成功那个,肯定就是你了!
扫码关注小编 获取更多考研经验分享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