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留学资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2016-03-11 11:01
来源:网络
作者: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变过去“要我学”到现代的“我要学”。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的能力。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教学一直处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状态,这明显与当今的课改相违背,没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往往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果我们今天的教学还只是满足于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而忽视对他们的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那将是一种历史性的错误,这样的教学也是不成功的。
所以我们在重视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研究,要努力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淑湘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就像对于一位乞丐,与其给他一些钱,让他一阵子不挨饿,不如教给他一种谋生的能力,让他一辈子不挨饿。
其实,在教学中,教是为了学,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对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注重学法指导,是时代的需要,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二、学法指导内涵
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可按学习字词句篇的不同内容分别进行指导。
1、学字的指导。常用的有结构分析法,看图识字法运用形声规律识字法,儿歌记忆法,想象记忆法,运用归类识字法等等。
比如,利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帮助学生识字:情、请、清、晴。情是“忄 ”旁,表示内心活动;请是“讠”旁,表示礼貌用语。“清”是“ 氵”旁,表示水清纯净,晴是“日 ”旁,表示天空晴朗。
又如:有些字可按性质特点进行归类,找出每一类的特点,一类一类地学习和记忆,蜘蛛、蚂蚁、蜜蜂等昆虫,与虫有关,柳、桃、松、柏、枫等是树木,与木有关。
再如,运用比较法进行识字: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经过比较,既能记住“辨,辩,瓣,辫”四个字的字形,也能分清它们的意思。运用儿歌记忆法识字:“解”:一角钱买一把刀,杀死头牛。戴:土字头,田字腰,共产党,背大刀,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独立识字,比如,在帮助学生识记“蚕”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说出了四种答案:
“蚕”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天,下面是虫,合起来就是蚕。
“蚕”会吐丝,是“天”下最好的“虫”。
“蚕”会吐丝,人们喜欢它,叫它“天虫”。
“蚕”会变成蛾,蛾会飞上天,所以虫上面是天。
由此可见,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也能帮学生牢牢记住“蚕”字。
2、学词的方法。常用的有以图解词,词素解词,查字典学词,实验演示学词,比较辨析学词,联系生活实际学词,联系上下文学词等。
比如,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在教“膨胀”一词时,可以在前几天,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个小实验:找一个小瓶子,里面放水,再放一些黄豆,观察一下,瓶子里的黄豆有什么变化。到上课教“膨胀”一词时,老师让学生将变化的情况说一说。有的说瓶子里的豆变大了,有的说瓶子里的豆子变胖了,……老师小结:浸在水里的黄豆变大了,变胖了,这就叫“膨胀”。这样通过观察实验的结果来解词,比单纯查字典的效果要好得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要深刻得多。
又如,在教学“果然”和“居然”两词的意思和区别时,结合《蜜蜂引路》一课“果然是养蜂人的家”,为什么用果然,让学生联系前面的内容,列宁观察到这里有许多的蜜蜂,联系到养蜂人的职业,预料这里可能是养蜂人的家,结果这里确实是养蜂人的家,结果在预料之中用“果然”,对“居然”一词的理解,结合《落花生》一课,“居然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因为我们一家人以前都没有种过花生,根本就预料不到花生会收获的,这是出自我们意料之外的,所以“居然”有意料之外的意思。
再如,有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也不同,“骄傲”一词在“小明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非常骄傲。”表示的意思是自满;在“我为我们国家有万里长城感到非常骄傲。”表示的意思是自豪。将词语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3、学句的方法。常用的有:由词到句,学懂句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学句,就是先领会关键词语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联系文章的中心去理解句意,联系上下文学句,通过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去理解句意,等等。
比如,《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教学这句话就先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否则”引导学生思考:“否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修好?修不好会出现什么情况?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经过这样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一番议论,学生就能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这是詹天佑在修筑的铁路中遇到困难的想法,从中看出詹天佑坚决要把铁路修好,因为这是一条争气路,修好了可以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也能让中国的工程师增加信心,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爱国的精神也正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
又如,在《向往奥运》一课中,有一些难于理解的重点句子,对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资料来帮助理解,比如:“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这个句子较长,结构又比较复杂,可先用缩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句子说的是什么?先让学生知道,这个句子主要说的是“竞技体育是一种抗争,一种理想”,是针对什么的抗争呢?是针对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不公平的抗争。在弄清句子说的是什么后,可引导学生联系当今世界存在的种种弊病大体理解“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指的是什么”,然后联系上文所说的:“只有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零点零几厘米中决定胜负,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使学生懂得:这句话的意在说明,当今世界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太多了,人们在体育比赛中找到自己理想的公平竞争。因此,可以说竞技体育中寄托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公平的反抗,寄托着人们实现真正平等的理想。
4、学篇的方法。有从课题入手学课文,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从中心词入手学课文,从重点段入手学课文,从主要人物入手学课文,抓过渡句学课文等等。
如《倔强的小红军》,《只有一个地球》,《向命运挑战》,《难忘的启蒙》等课文,题目有的真接揭示文章中心,有的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用抓课题的方法去学习课文。
又如,在不少课文中有中心句,如《一夜的工作》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般来说,凡是有中心句的课文,我们就可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紧扣中心句去学习课文。
再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弄清它的结构是总分总的关系,先概括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的山突出的特点,最后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学法指导,教师要增强意识性,具体指导什么学法,则要因文而异。(因教材的不同特点而异),因需要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而异)。同时进行学法指导,还要十分注意阶段性,有序性和渐进性,既要有通盘打算,又要有近期目标,按低中高的年段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学法指导的途径
学法指导主要在课内进行,一般有如下三条途径:一是学法的直接揭示,二是教法的转化,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
学法的直接揭示,就是讲课前,教师开宗明义,直接告诉学生本课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然后再按照这一方法一步一步地学。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直接揭示学法:初读课文,了解全文结构,研读句子,作者如何写出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提问题(恰当合理),按照这样的步骤,重点是要学会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学会“提问题”,采取这样的方法,既让学生学懂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摸索到提问的门径,学会如何提问。
教法的转化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途径,尽管“教法”与“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不少共通之处。在许多情况下,良好的教法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法。比如审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培养训练学生审题能力时,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先弄清题目的意思,特别要理解一些题目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再是判断题目中关键词或中心词,然后看题思文,看了题目,想想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教师这样教审题,无疑是一种教法,但训练到一定程度,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去审新的课题,这时,对学生来说,这一“教法”也就成了“学法”,所以说,良好的教法对学生掌握学法是大有益处的。
让生掌握学法,教师必须做有心人,注意教学过程中及时点拨和引导,这对学生学法的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联系上下文学词是学词的重要方法,如果教师能坚持及时指点,学生就能将这种方法学到手,《麻雀》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小麻雀头上长了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摔下来的。”在学绒毛一词时,一个学生说:“绒毛就是人和动物身上的毛”,教师否定,反问:“你头上的头发能叫绒毛吗?”第二个学生回答:“绒毛就是人或动物身上长出的柔软而细小的毛。”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再读读句子,想想课文中的绒毛该怎样解释。第三个同学回答:课文中的绒毛指导的是小麻雀头上的柔软而细小的毛。教师肯定了这种回答。
从这个教例中能看出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意识性很强,当发现学生忽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这一点时,教师及时地点拨,引导非常到位。学生不仅准确的学到词语的意思,而且学到了联系上下文学词的方法。
四、学法指导中操作程序的设计
掌握学法,必须操练。如何操练?就得根据操作程序进行操练,因此,操作程序的设计就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所谓操作程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把有关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理论,科学地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学习。
比如,指导学生审清《向命运挑战》的题目,教师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如下的操作程序:
1、谁向命运挑战?
2、他为什么向命运挑战?
3、他怎样向命运挑战?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能清楚地弄清题目的意思,其实理解了题目也就是懂得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教师采用的学法是: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教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找出中心句并理解句意
1)中心句( )
2)句意:( )
第二步,看看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什么内容?
1)写的内容( )
2)重点写的内容( )
中心与内容密不可分,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写了什么?
第三步,抓重点词句研读课文,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1)跟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 )
2)跟中心关系密切的词语( )
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心学习重点词句,词句弄懂了,对中心的领悟也就更深刻了。
设计操作程序,要注意程序的有序性,还要注意程序间的连贯性以及它的内在联系,要注意可接受性以及可操作性。这种操作,有时是口头的,有时是书面的,不管口头还是书面的,都应努力做到让学生便于操作进而逐步做到乐于操作,善于操作。
有人说,缺乏质疑的教学是贫乏的,没有启发的教学是浅薄的,失去解惑的教学是幼稚的,毫无学法指导的教学是片面孤立的。因为,育人的天职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对我们每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要取得成效,关键在实践。因为在实践中我们能发现问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做法,能提炼和积累经验。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坚持实践,认真学习和贯彻新的课改思想,定能把这项工作越做越好。
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微信号:xdfhebxx)
最新活动公告、课程优惠、考试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新闻公告
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