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哈尔滨新东方学校>泡泡少儿>正文

怎样让小孩爱学习

2016-03-10 13:55

来源:网络

作者:

问:小孩儿特别贪玩,不爱学习,怕写作业。您说能不能让小孩儿把学习当作玩呢?

药方:家长首先要把学习当作好玩的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谈论学习。

答:其实这也不是难事,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让孩子喜欢学习是能实现的。很多婴儿为什么怕洗头洗脸?因为家长在给孩子喂奶时还笑眯眯的,到洗头洗脸的时候就严肃紧张起来,婴儿觉察到了家长的情绪变化,认为洗头洗脸一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同样地道理,孩子放学回家,本来挺轻松高兴的,家长一脸严肃地提醒孩子该写作业了,有的还吓唬、威胁、强迫孩子写作业,你想孩子能喜欢学习吗?家长都那么"怕"学习,学习一定不是件好玩的事!所以,家长首先要把学习当作好玩的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谈论学习。例如孩子考试失败了,家长不提考试,对孩子说,咱们先一起做饭吧,将来开个小饭馆也挺不错的,孩子马上就会说:"我才不干呢!我还要当科学家呢!"轻松的心态让孩子不觉得学习是很累人的事。

快乐和痛苦都是相对的,如果拿玩和写作业相比较,孩子当然选择玩,但是拿做家务和写作业相比较,孩子会选择学习。如果拿爬山和学习相比,他们会选择爬山,但是,次日再选择玩和学时,他们会选择写作业了,因为已经玩不动了。孩子玩够了,自然就想学习了。因为人的大脑分两个部分,一半负责劳动和运动,一半负责思考和学习,当一半在工作时,另一半是在休息,所以,一半大脑工作累了,就渴望休息,而让另一半大脑工作。这样就明白为什么有些辍学劳动的孩子那么渴望读书了。我就曾经组织一帮家长认为"厌学"的孩子参加夏令营,我们一天到晚地锻炼、爬山、玩,第一天晚上孩子们就问:"老师,咱们什么时候写作业啊!不能老这么玩啊!"那么家长就要协调好劳动、运动和学习的关系,要让孩子玩够了,不要只抓学习。­

可是,家长要注意,从小就不要让孩子玩电脑游戏和长时间看电视,因为这个不是真正地玩,大脑依然在紧张地工作,到该学习的时候当然会容易厌倦了。这里说的玩就是劳动和运动。

问:有的家长说,孩子就要上初中了,一点都不喜欢学习,还是对所有玩的东西感兴趣,电视里的动画片、电脑游戏、足球等,一说学习就烦,学习缺乏主动性,我们该怎么教育他?

药 方: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像爱玩那样去热爱学习。

答:孩子天性是爱玩的,也是爱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他们原本分不清什么是玩,什么是学,可以说是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但是,家长往往把学和玩对立起来,过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玩也是孩子的成长所必需的,结果家长的焦虑和粗暴简单的督促行为,激起了孩子的逆反情绪,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越是逼迫孩子去学习,孩子反而反感学习。所以,家长需要自己先摆正学和玩的关系,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像爱玩那样去热爱学习。

1、给孩子机会去尽情地接触周围世界,激发孩子去观察,这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2、大自然吸引好奇心,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

3、在模仿中学习,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

4、不要怕危险和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尊重成长规律,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

玩和学习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只要家长引导得好,孩子就可以玩好,也可以学好。例如:有个孩子在2、3岁的时候家长经常带他出去玩,动物园、公园、博物馆都去了,结果发现孩子对恐龙特别感兴趣,家长就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恐龙的知识:玩恐龙积木、买书、杂志、VCD、主题公园、古生物馆等,带孩子边玩边讲。半年后,孩子已经对恐龙非常了解了,家长启发孩子:"后来恐龙怎么没有了呢?"又带孩子去天文馆、自然博物馆去看史前生物的进化和消亡,带孩子开始研究天文和古生物。又过了半年后,家长又启发:"恐龙在哪些地方生长和消亡的呢?"引导孩子看地图、查地图,研究地理、地形和生物的关系。又过了半年,家长又启发孩子:"恐龙灭绝后什么生物出现了?"然后给孩子买生物类的书,《十万个为什么》,《生物的奥秘》等等,给孩子讲。又过了半年,家长又启发:"生物之后什么出现了?"带孩子去古猿人博物馆,研究人类的起源、人类怎么进化的和人体的奥秘等知识。再过半年,孩子差不多5岁多了,引导孩子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带孩子去爬长城,游历古迹。6岁,引导孩子对人类历史感兴趣。他自己要求认字,记历史编年表,查历史资料,要求去游览古都、古墓和历史遗迹。他会对语文特别感兴趣,不学好语文就没法看历史书啊!现在这个孩子已经9岁了,正在自己看世界历史的书,经常给家长讲得头头是道的,还挺有自己的观点。表达能力很强,作文写得很好。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到学习上来。充分利用了书本、故事、影视、博物馆、公园和旅游,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在玩中学习。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玩小汽车,也是一样,最后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数学、物理上来。

问:有的孩子学习主动性差,放学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看电视,如果不使劲催促,孩子能一直看电视。写作业又特别拖拉,每天都要拖到很晚,没人盯着的话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还有的孩子为了玩还会说谎,即使家长打骂也没有效果。您说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药 方:孩子的自觉性也和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

答:孩子的自觉性表现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复习功课、自己准备学习用具、收拾屋子、洗衣服等。但是,许多孩子都不能做到这些,他们总也玩不够,既不喜欢学习,也不喜欢干活,让家长感到非常头疼。

首先,孩子的主动性是一种主观动作能力,与早期训练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孩子早期的肌肉训练,对孩子活动范围限制太多,保护太多,孩子没有机会来训练他们的肌肉和动作的灵活性,等到学习需要孩子尽快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力集中、管住自己的行动时,孩子就会出现散漫和拖沓。

第二,大脑负责接受外界信息,然后整合加工,传递到各部门,指挥四肢行动,这个过程需要早期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灵活迅速的反应链。而看电视、看书、听音乐、玩电脑等室内活动都不是手-脑协调活动,所以,尽管有些孩子其他能力都很好,写作业特别费劲。有的孩子阅读没有问题,就是怕写。那么像打羽毛球、游泳、登山等活动都需要全身肌肉和大脑思维中枢、感觉器官的协调工作,和上课听讲、写作业所需要的能力是一样的。

第三,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遵循快乐原则,如果孩子很早就体会了看电视、玩电脑特别轻松愉快,比爬山、打球还要轻松的话,他们会习惯于选择在家看电视也不出去玩,所以,家长要在早期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让孩子喜欢这样的健康运动,对学习和身体都有好处。

第四,有些活动既有益又不会造成依赖,例如从小让孩子干家务、生活自理、游泳、打球、爬山等,这些活动做多了就很累,他们不会干一天还想干,而且在运动和劳动时大脑处于休息状态,运动累了以后很喜欢动脑,精力也集中。所以那些农村来的孩子从来都会自觉学习。

另一个方面,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孩子的自觉性也和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过分的严厉、焦虑和限制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听话。

问:我的一个朋友说,她的孩子学习没有计划性,即使逼着他做计划,也不按计划执行。学习凭兴趣,热情来了,拼命学习几天,晚上熬到一两点,然后感觉累了又玩几天。成绩也不稳定。如果家长不盯紧了,他就会非常自由散漫。我比较爱唠叨,忍不住为孩子做事情,提醒他这个那个的。而他爸爸则大撒把,什么都不上心,平时不怎么管孩子,考试不好了就跟孩子急,孩子也不听他的。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请帮帮我们!

药 方:孩子不知道艰苦和劳累的滋味是不可能产生需要的。

答:孩子到了13、14岁,他们要解决的人生命题是:"我将向何处去?成为什么样的人?"到了25岁要解决的人生命题是:"我是谁?"因此,孩子在青春期就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初步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如果家长为孩子做得太多,孩子没有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什么追求和目标。如果家长自己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和目标,也不能给孩子什么好的榜样。如果家长只让孩子埋头学习,从不给孩子机会去抬头看路,孩子也容易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出路。

人有了需要才产生目标和理想,怎样让孩子产生需要呢?心理学家发现,人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产生高级需要。

学习是为什么?为了虚荣心?为了讨父母欢心?为了获得别人认可?为了找个好工作?在贫困家庭里生活的孩子很容易就明白,学习是为了改变命运。经常需要劳动、挨过饿、受过累的孩子也很容易明白,学习能让人过更轻松的生活。所以,家长从小对待孩子不要过度满足物质需要,要适当地剥夺一些。孩子不知道艰苦和劳累的滋味是不可能产生需要的。家长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鼓励、理解和支持,而物质上的不满足促使孩子产生需要。

每当孩子取得好的或是不好的成绩,家长都不要过于高兴和不满,因为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途径,不是为家长而学习。例如,孩子放学后先做什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先做作业或是先做家务,都是对孩子有利的,将来的人生也是如此选择,不学习就劳动。如果他们选择了玩,家长也跟着玩,饿了怎么办,只能大家一起做饭、劳动,下次孩子就知道该做什么了。玩就意味着挨饿,这个道理不是讲的,是要孩子体验出来的。

人的最高需要是实现自己所有的潜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只有对他人有价值,社会才赋予他价值。要让孩子体会这一点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价值,对于孩子的发现、发明、进步、对问题的认识都要表示欣赏,尤其是独到之处要懂得鼓励他们,不要打击他们。如果家长看别的孩子学什么,也让孩子去学习并不擅长的事,孩子不喜欢,也不可能有成就,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有些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孩子没有自己的理想和快乐,活得特别累。而有的家长自己活得很成功,没时间管孩子,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和引导,孩子茫然而散漫,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除了家长的榜样以外,还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成功人士,例如听科学家的演讲,孩子也会因为佩服而愿意成为那样的人。

另外做慈善事业、义工、志愿者等,让孩子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产生人生的价值感。旅行和不同生活的体验,让孩子开阔眼界和胸怀,产生远大的理想。这些都是家长可以尝试的。

问:一名小学教师说,我在工作中发现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影响也不同。我自己也是一名7岁孩子的家长,也不自主地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又怎样注意克服呢?

药 方: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答: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有些家长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

首先,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七岁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一到考试就紧张,失眠、厌食、歇斯底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放弃。

第二,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作业要求太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第三,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体弱多病,家长担忧,烦躁不安、絮絮叨叨、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

第四,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大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5岁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挨妈妈说,一天要说三次,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家长会之后 记者随机给10名10至16岁的学生发了"家长会后,你会忐忑不安吗?你要考砸了家长会怎么样?"的调查问卷,以下是他们的答案。

1、如果是爸爸去参加家长会,回来就没什么大事儿,要是妈妈去的那我就没法活了。

2、不会不安,但我知道肯定会絮絮叨叨。

3、会不安,他们会威胁我不让我读书了之类的话,一直都要批我,大概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总之很恐怖。

4、会不安,他们会不停地数叨我。

5、我的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很宽容的,稍微说两句就没事了。

6、会很高兴,因为家长会后我总能得到表扬,考得不好也不会遭训斥。

7、会很高兴,因为开家长会那天只上半天课。

8、会不安,因为会挨骂。

9、会不安,肯定会受到批评,甚至挨打。

心理学家点评:孩子考砸了不要打骂,应该帮他找找原因,同时还要鼓励他。

小测验:您了解孩子多少?

无论做父母的和自己的孩子每天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他们之间总有许多互相不了解的地方。为了使你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你可以回答以下22个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你知道你以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而且还能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

下面的问题,如能回答,请在括号里打勾。

(1)谁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

(2)谁是你孩子最崇拜的人? (     )

(3)最使你孩子感到苦恼的是什么事?(     )

(4) 你孩子最大的忧虑是什么事?(     )

(5)如果去体育馆观看比赛,你孩子喜欢看篮球、体操,还是赛跑?(     )

(6)你孩子最喜欢什么音乐? (     )

(7)在家庭范围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     )

(8)在你孩子做过的事情当中,他(她)最感到自豪的是哪一件? (     )

(10)你孩子最喜欢做什么游戏?(     )

(11) 你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的电视节目?(     )

(12)假如让你孩子任意挑选世界上的好东西,前提是只挑选一样,她会选什么?(  )

(13)你孩子最喜欢哪一位老师?(     )

(14)什么事情会使你孩子真正感到愤怒?(     )

(15)在学校里,你孩子是否会感到他是一个被其他孩子喜欢的人?(     )

(16)今年最使你孩子失望的是什么?(     )

(17) 在给你孩子的所有礼物中,他最珍爱的是什么?(     )

(18)你孩子最不喜欢做的是什么家务事:洗小东西、打扫房间、倒垃圾?(     )

(19)你孩子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家庭场合:只是家里人在一起,还是有客人来访更能使他兴奋?(     )

(20) 你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     )

(21)孩子有绰号吗?(     )

(22)你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猫、狗、马,还是鱼?(     )

上述问题,家长了解的越多,证明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如果了解的程度不及一半,那就要赶快改进了。

你的得分是(     )

晨雾点评: 看到这篇文章,使我想起德国的小学教室:教室里均匀分布着四张方桌,一个班20个左右学生们面对面围着方桌坐。靠着教室的四壁,也就是学生们的椅子背后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学生只要伸手就可以拿到。没有十分明显的讲台,教师在四张方桌之间走来走去。很难说她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生学习还是陪学生玩。一位中国留德访问学者的孩子假期随母亲来德国探亲,全家来到一位德国朋友家,刚来德国的中国孩子虽然语言不通,但也不认生,很快就跟德国孩子们一起在楼前的草坪上奔跑争抢足球了。大人们则在一旁聊起孩子来。中国家长说,我们孩子在中国上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拼音认字和简单的算术,周末还去学习电子琴、国际象棋等等......。这本是中国家长们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德国家长听了之后并不叫好,而是皱起眉头来说,哎呀呀,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孩子呢?那孩子还有时间玩吗?这样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的。在他们看来,对小孩子来说玩是最重要的,而其他诸如学习之类的事情都是其次的。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中国的家长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玩呢?可是他们敢尝试吗?


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微信号:xdfhebxx

最新活动公告、课程优惠、考试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