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留学资讯
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四)
2016-11-29 16:11
来源:网络
作者:
内容来源于网络
小奇一生气会乱摔东西,妈妈看了火冒三丈,发誓再也不给他买玩具!但是没隔多久,妈妈便失去了立场,开车带孩子去买了新的玩具,边买还边絮叨:“如果你再把它摔坏,看我以后还会不会买给你……”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模式,适得其反的鼓励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孩子需要有底线有原则的父母,来帮助他学习面对人生的过程。然而,孩子学习原则的方式却是不断测试父母的底限。因此为孩子立规矩和原则,已成了父母最重要的挑战。这里推荐一种规则教育法,供大家参考。
【关系重於规则】
研究显示,亲子间若能保有开放自由的对话,孩子比较不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顺利内化规范的最大前提。与其拿著放大镜,一一检视孩子的行为样态,不如多关心孩子的心,针对他的努力和进步,给予正面的回馈。一句真心讚美、一个鼓励拥抱、一段亲密的相处时光,都比运用技巧来得更有影响力。
关键5招,终结亲子战争。
很多亲子间的战争,是因为父母亲陷入了「不当行为的恶性循环」,以下5招,可有效从这种循环中脱身。
1.不鼓励不当行为
父母的手足无措或心烦不已,往往让孩子佔上风,适得其反的增强孩子的不当行为。像是「活该」、「真受不了你!」等充满贬抑的负面回应,也会让孩子解读成:「既然我已经得不到关爱,那么至少要得到排斥」。
2.倾听孩子的心声
积极的倾听,让反抗变多余。倾听是一种「翻译」,将孩子的讯息翻译出来。例如:接孩子放学,他玩得开心不肯走,你可以说:「我怎么偏偏现在来接你,你玩得正高兴!」之后不必跟孩子争论,只要坚持现在得一起回家。
3.传达「我讯息」
孩子行为不当时,真心说出你的感受,改变孩子行为的可能性将大为提升。如果孩子因为不想上学而大哭,你可以说:「我很同情你还不喜欢上学。如果上学能让你觉得更有趣,我会非常高兴。」一句神奇的「我很同情」也隐含了言外之意:「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
4.赋予孩子更多责任
相信孩子,他真的可以自己决定「和需求有关」的事。父母一味剥夺孩子做决定的权利,孩子便无从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没有机会学习负起责任。父母的信任帮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以及接受「自己必须承担决定的后果」。
5.主动的关注
父母愈是主动付出关怀,孩子就愈不需争取关注。比起时间的长短,更重要的是规律性。不妨在家庭中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让孩子一天当一次「老板」,决定这段亲子时间要做什么,这样他在其他时间会比较容易接受规矩和界限。(摘自《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天下杂志出版,安妮特.卡斯特尚著,陈素幸译)
【爱的管教工具箱】
要帮助小孩从无律走向他律,最后转化为自律,光有爱与典范是不够的。
父母需要更多的工具,让教养的过程更为轻鬆。
工具一:坏掉的唱片
当孩子违反规矩,开始讨价还价甚至转移话题,父母可使用「坏掉的唱片」这一招,避开一场冗长失焦的争辩。方法是,重复几遍孩子应该做的事,例如「现在把玩具收好」,暂时不要理会他的抗议,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对於明确而清楚的决定,通常孩子会照办。但记得事后主动提供孩子讨论的机会,让他充分表达想说的话。
工具二:集点奖励计画
习惯的养成来自於练习。「集点数换奖赏」是强化孩子正面行为的游戏。先设计一张点数表,贴在家中显眼处,将奖励目标放在孩子比较容易集到点数的项目,每日持续追踪、每週定期将累积的点数兑换成奖赏。奖赏不一定要用物质的东西,有时心理的满足反而更容易成为激励孩子的动力。此外,奖励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依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稍做调整。
工具三:积极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强调每个人都需要冷静时间,包括父母自己。先和善的告诉孩子,需要冷静下来时,可以坐在特定的安静角落或「安静椅」上,直到能做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这是一种逻辑后果,可中断孩子攻击或破坏行为,但无法鼓励孩子做不喜欢的事。重点是,每次只能锁定一、两种屡次发生的问题行为。孩子一违反规矩,就要立刻使用。暂停时间长短和年龄相关,以一岁一分鐘为原则,执行时,需要闹钟或厨房计时器。
工具四:小布偶的建议
解决小小孩的行为问题时,小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相较于无聊的「冲突对话」,孩子比较愿意跟布偶透露自己的心事(即使布偶配上父母的声音)。让小布偶问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了什么事生气?」「下次怎么做比较好?」小布偶当然也要乐意回答孩子的问题。
工具五:故事中的熟悉身影
与其反覆说教,不如提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可自行改编童话,将现实情形反映在故事裡。孩子会从似曾相识的情节中辨认出自己的身影,再借由讨论,帮故事中的主角找到解决之道。
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哈尔滨学校(微信号:xdfhebxx)
最新活动公告、课程优惠、考试资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新闻公告
留学资讯